壹、動念
這幾年,在多方面的機緣下,接觸了鹿港的古蹟,也有過數次的解說導覽經驗,愈來愈發覺鹿港真的還有許多文化寶藏,都還沒有被挖掘公開出來,甚至已逐漸地被埋沒遺忘。的確,鹿港是在變了,但該怎麼變?尤其是在這X與Y世代交替,革新與守舊彼此衝突的當下,當羅大佑《鹿港小鎮》唱到『台北不是我的家』時,鹿港---妳又該是一個怎樣的地方?
兩年前(八四年)的暑假,參與鹿港大專文青會返鄉服務隊在文開與新興兩所國小所辦的兒童育樂營,在每天營隊結束後的學區行腳,第一次!那麼徹底地認識了北頭漁村、學子等地的環境---從他們的角頭廟,到他們的古地名,還有他們的生活方式等,尤其在北頭漁村,它同時也是我與幾位伙伴從小生長的地方,走在北頭的巷弄中,那些彼此共同的過往,竟一步一步地被回想起…。
那也是我第一次感受到,對一個地方的認同竟得到了如此大的呼應!那一年的暑假,同時也幫忙《鹿港鎮志》的工作,訪談一些寺廟的歷史,從當地人士的口中,從船仔頭、後寮仔,到車埕、頂下菜園,我又再次的發現,原來自己對鹿港的認識是如此的淺薄!同時也激起了我對鹿港古地名的興趣。
同年年底,在台北看到一則報導:鹿港從此沒有【桂花巷】[1]。原來鎮公所為了求行政區域規畫規格化,配合都市計畫新闢的道路,將之改名為「公園一路」、「公園二路」、「成功路」、「親民路」等等。看完後第一個感覺,只想到:回去又要迷路一次了!
隔年寒假,鹿港大專文青會采風隊的成長營開了一堂『鹿港古地名實地探源』的課程,實地走訪了鹿港街內大大小小的地方。「學生下鄉」?不!別膨脹的那麼神聖,只是拾回上一輩留給我們的親切感而已。
本文即整理這幾年來所蒐集到的鹿港古地名資料,及筆者自己的一些感覺,希能藉此引發有心人對鹿港另一面的興趣。
貳、鹿港的古地名
鹿港的發展以舊鹿港溪[2]為起點,向東南延伸,主要市集圍繞著鹿港溪,呈帶狀一層一層的向外擴張,從清代的碼頭區、不見天街,到日據時的五福街(今中山路),再到今日之中正路以東,這是鹿港繁華歷史的變遷。本文主要則從清末及日據時代的鹿港街內區域[3]為說明對象,至於其他地方,礙於篇幅,從而略之。
一、具有歷史意義的地名
1.地(血)緣關係
這類地名多屬台灣移民第一代所創最具代表性的乃是在「厝」、「寮」、「街」、「庄」等前加上開發者的姓氏或其在大陸的祖籍,以舉族移民者為多。前者如顏厝、柯厝、吳厝庄等;後者則如瑤林街、東石(晉江縣東石鄉)、石廈街(泉州府石廈鄉)、泉州街、安平鎮(泉州府安平鎮)等。
2.拓墾關係
雖曰鹿港為一商港,但在早期,仍是以農業移民者多,由此而生之地名如:營盤地(與拓墾制度有關,在今文開國小往天后宮一帶)、許厝埔(以墾首之姓命名,在今鹿港國中後面一帶)、公館後(地主處理租穀業務暫時居住之地稱「公館」,此乃在楊公館之後而得名,在今民俗文物館之後)、田仔墘(公館後北部)等。
3.政治軍事關係
在各個政治集團統治台灣的歷史下,這種名稱可說其來有自,至今仍在大量產生中,名字以典雅、政令宣導為其特色,如德興街(原為竹興街)、美市街(原米市街)等;就軍政而言,則如營盤地、金門館、土城(今香雞城附近)、安平鎮等。
4.信仰關係
諸多移民來台的祖先,通常會奉請其在家鄉的神明保佑其渡台平安,不論是墾殖或從商均是如此,至事業有成,則築廟以供奉之,自然而然會產生一些以廟宇來命名者。如關帝廟口、新宮口、王宮(今老人會館)、金門館等。
5.人物關係
以當地舉人、進士、富商為地名者,如日廟(日茂行)、楊公橋等。
二、具有地理意義的地名
1.地貌形象關係
早期移民往往在新居住的地點,觀察地形上的特徵,而加以對此地命名,此種景觀,由於後來的人為與自然營力改造,日後常無法使人獲悉當初創立聚落的地點與地形上的關係。如「崎」溝子、「崎」仔腳、「崙」仔頂(地形起伏或有小山丘);許厝「埔」、海「埔」、(地形平坦之地);船仔「頭」、六路「頭」、牛墟「頭」(地形夾角處);田仔「墘」、大「湖」(民俗文物館前)、崎「溝」子(與河流湖泊有關)等。
2.方位關係
依開發之前後而做地理上之區分命名,如公館「後」、「後」寮仔(原天后宮後,在北頭漁村內)、「頂」、「中」、「下」街尾、「頂」、「下」菜園、「北頭」漁村等。
3.聚落機能關係
即以行業而分之聚落,再分工較發達之先進市鎮多有之,如打鐵厝、牛墟頭、車埕(停車場)、車圍(碼頭區牛車聚集卸貨之處)、船仔頭、烏魚寮(今鎮立圖書館一帶)、菜園、泊仔寮(漁船停靠曬網處)、菜市頭、夭鬼埕(城隍廟前空地,形容碼頭工人吃飯之形態)、「杉」行街、「米」市街(今美市街)、「竹」興街(今德興街)、五福街(今中山路,由北而南為順興、福興、和興、長興、泰興,各營不同行業)、桂花巷與後車巷(風化區)等。
4.建築特色關係
以當地建築方式而命名,如九間厝(最早期只有九間房子)、矮厝仔、暗街仔(今大有街,以房子低矮,光線差而聞名)等。
參、研究鹿港古地名的方法
以上粗淺的介紹鹿港街內古地名的大致分類,對一個外地人甚至鹿港人而言,或許仍無法將之與實地結合在一起,尤其是自己對它們沒什麼印象的時候,對它們的關心,往往比不上古蹟的研究。然而,文史工作並非僅止於導覽遊客而已,在地文化資料的整理蒐集,與當地民眾的結合,正是現今文史工作發展的重點之一。在此,介紹幾種研討古地名的方式,希望能有裨於今後鹿港古地名資料的統整。
一、新舊地圖的比對[5]
地名的研究偏向地理方面,地理則首重文字與地圖的結合,按圖索驥的工夫在古地名的研究上就顯得相當重要了,新舊地圖的比對,能幫助我們初步瞭解清末到今日鹿港市區的演變,引發出「為什麼有此名?」、「為什麼更名?」等知其所以然的問題出來。
二、書籍史料研究
從彰化縣志,到即將完成的鹿港鎮志,以及眾多的專題文章書籍[6],其中在談論到鹿港某地的政經社會發展背景時,多多少少會提到舊有的地名,這個地方在當時的重要性如何?與事件有何關連?有時就是這個地方聞名的原因!
三、長輩的口述歷史
口述歷史也是最近這幾年才流行起來的,歷史故事多多少少會涉及古地名。另外,有許多口耳世代相傳的民謠與俗諺,更常常是以古地名作其內容,最有名的即是鹿港的普渡歌,「出一放水燈,出二普王宮…」曾是當時鹿港人個個都能琅琅上口的歌謠,是最真實的在地人表現!無怪乎辜顯榮會以此最為認定鹿港人的方法[7]。其他還有地名組合的酒令,亦非常具有地方特色[8]。
四、角頭廟的調查[9]
如前所述,廟宇乃一聚落的信仰中心,從廟宇的神明、字畫、對聯等,可以對當地過去與現在的發展有一些瞭解;古地名的知悉,則有助於一個文史研究者更加能夠融入當地,如在復興路上的乾清宮,其正門門聯為「北極至尊聖澤覃敷『崙仔頂』,玄天主宰真跡遠溯武當山」,即可由此看出古地名的絲絲端倪。
五、實地走訪
象牙塔內的研究永遠比不上一日的在外實地走訪,如對角頭廟的調查,訪問當地民眾等,那種對第一手資料的好奇與審究,彼此間一來一往,一搭一唱,有著共同話題的對談,或許第一步很難踏出,也可試試幾個伙伴共同出擊,做一個不會迷失在鹿港大街小巷中的『真正』鹿港人吧!
肆、人親土親
走在台北街頭,不自覺的加快了腳步,那種深感陌生的逃避動作,待了三年還是這樣。也許,台北始終不是我的家;也許,人與人彼此的重新熟悉太麻煩,過客的台北需要更多的機械規律!悲哀!
月是故鄉圓,人是自家親。那什麼叫做「同鄉」?在台北,都從鹿港、彰化來的叫做同鄉;在國外,都從台灣來的也叫做同鄉。我們都有著「,寒梅著花未」的共同話題!推而至自個的家鄉,親切感來自你我都用著相類似的語句、同樣的腔調,「去街尾…」、「到北頭…」、「在車埕…」,我們彼此能瞭解其意;在車圍巷、後寮巷[10]這些有著複雜門牌的地方,在地人能只看姓名就知道住在哪的熟悉。不同於當今政令宣導型的口號式路名---唯一用處就是標示出中山、中正、中華為全省各地三大繁華地段,其他效果與用1號、2號道路並無不同。
一種認同的方式吧!那種激起同鄉人共通迴響的字句,是那些古地名所引發的共同回憶。區域愈小愈是如此,年齡差距愈大愈是如此,它是一種「工具」,突破在地人心防的方法,告訴他們:「我瞭解你們,認同你們…」,因真正在地而感心,因認識在地而融入,在地親而人自親!
伍、植根~代結論
儘管道路的拓寬拉開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老祖母的房子仍舊還是無法割捨,古蹟的保存,除了為後代子孫留下寶貴的文化遺產外,多多少少也算是盡一點孝道吧!古地名則算是一種無形的史蹟,如何傳承下去本已有其困難度;那種親切感,在新舊地名交替之下,往往只是老一輩人的過往雲煙而已,新的一代,正在開創歷史之際,面對新的地名,陌生到引不起興趣,更何況是對外地人而言。
時代在變,鹿港也在變,都市計畫在做,香雞城、麥當勞也相繼進駐鹿港,形成新地標,鹿港是愈來愈繁榮了;我也相信,人也再變,不只是鹿港人,國家本位的觀念已是過時,強調在地人的結合、活出在地人的尊嚴與榮耀,正是最近社區營造發展的重心之一。古地名是先人在當地發展所留下的結晶之一,也許這些地名也是一變再變,也許今日再變一次又何妨?人與土地共處數十年的感情,就只是那麼薄弱嗎?我懷疑…
是一種念舊吧!在飛奔的進步中只是想努力抓住過去的一點東西,一個真正在地人獨有的經驗。或許是相信因果循環,想起了二十四孝中的故事,人總是會走過這一段,當你看著子孫們興高采烈地拆除你就有回憶時,心中的懷念與感傷,有沒有讓你想起過去的你也曾如此?還是,仍舊無情的看著時代的『進步』…?
[3] 鹿港街內,指的是清代之鹿港街,約為今中山路周圍一帶區域,面積約佔全鹿港的8﹪,但人口卻佔30﹪以上,參照許富雄,〈鹿港角頭廟信仰初探〉,第13頁,摘自《鹿港文教基金會85年度代辦大專獎學金得獎學生作品集》;李秀娥,〈鹿港的人口與宗族〉,摘自《鹿港暑期人類學田野工作教室論文集》。
[10] 此處之「巷」非一般所稱之「巷」,而是代表一個區域,多是早期形成之不規則聚落,後因戶籍管理因素而在其地名下加一「巷」字,做為一區域單位,聚落中之巷到多僅容兩三人擦肩且呈不規則彎曲,外地人入內往往如同陷入迷障,常造成某些不方便,但聚落所發揮之守望相助精神確是別地方所不能比擬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